趣味社会学入门指南(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书评

作者:陈云昊,原载:2021年06月30日第26版《北京晚报》,惊呆了,《惊呆了!原来这...
作者:陈云昊,原载:2021年06月30日第26版《北京晚报》,惊呆了,《惊呆了!原来这...

作者:陈云昊

原载:2021年06月30日第26版《北京晚报》

惊呆了,《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竟然是一本漫画书。

初次打开这本书的读者,肯定会惊讶于这种漫画式的知识呈现形式,就像这本书的封面所罗列的一长串名单一样,社会学是有着诸多概念和系统的复杂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和概念都太多了,怎么可能将其漫画化?

如果对比一下目录与正文,就能发现这种难度所在。目录的呈现方式是教辅类词汇索引的方式;它分为三大章,分别是现代的序幕、从现代到当代、面向未来;每章都设计了年表、人物介绍、用语解说三块内容。而正文的呈现方式是关键概念的漫画展示。它融合了两种书的性格,一种是索引书,一种是漫画书。上至学科奠基人奥古斯特·孔德、埃米尔·涂尔干、格奥尔格·齐美尔、马克斯·韦伯,下至当代中流砥柱安东尼·吉登斯、乔治·瑞泽尔、齐格蒙特·鲍曼,76位重要的社会思想家超萌登场。从“炫耀性消费”到“文化资本”,从“社会失范”到“风险社会”,从“公共人的衰落”到“诸众的崛起”,超过300个重要社会学概念尽在书中。

这两种类型书籍性格的碰撞,导致了一种特定的阅读期待的出现。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似乎期待着它的读者是那种自由往来于文图关系之间的读者——他们希望获取知识,但不喜欢没有图片、晦涩冗长的高头讲章;他们希望轻松明快的阅读,也期待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未知的复杂知识。印刷术时代的沉思习惯,与读图时代的轻松心态,也为这本书制造了一种风格的张力。读者必须在两者之间反复做出选择:停下来思考下这些文字,还是先浏览下这些漫画?

这些可爱的漫画小人儿,都具有高度概念化的倾向——它们相互之间长得多像啊!这是通过降低差异化,来给读者营造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营造出好像在前面的章节里见过的错觉):这些简洁得只剩表情的小人儿,也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你我;而这些戴眼镜的小人儿,则是那些社会学史上的闪光的大学者。我们看着两类人的戏剧,从而看到社会学在知识层面和社会经验层面互相流动的演绎。

而漫画的叙事性,则由于这种互不相干而又若即若离的词汇表的关系,被打碎了。因此,这是一本不需要从第一页开始按顺序翻看的书,它引导着读者像背单词一样可以从任意一页看起,而不必担心背景铺垫或章节位置。小人儿在任何一页,都在用最宜人的方式讲解着这些核心概念在生活经验中的表现。

而且,小人儿还经常打破书页和章节的壁垒,相互辩论。这些漫画小人儿辩论的法则是,只要有同一概念的不同论述,辩论就会出现。所以,辩论的小人儿实际上承担的是传统辞典的索引指示功能。

我们需要不断想象这些小人儿就是我们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代入他们的悲欢,恐惧失业、旅游出行、参与辩论、表达志向、期待点赞、消费选择、思考核能……我们又要想象这些小人儿就是课堂上授业的讲师,超离日常经验,进入社会学概念的沉思:世俗化、科层制、礼物、共同体、后现代、风险社会……

当合上这本《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掩卷沉思,我们很容易误以为这些社会学知识就像辞典那样客观,也容易误以为通过漫画的小人儿呈现的社会学知识图谱就像辞典那样可靠……实际上,社会学概念的辞典化,很难避免的问题就在于它容易抽离出复杂的学术脉络,而宜人的漫画形式又让人产生过度贴合生活经验的联想。一旦我们投入这种明晰地认清了社会或社会学的幻觉,那漫画的小人儿就失败了。它们虽然致力于让读者产生生活经验的亲切的代入感,但代入感又需要转化为概念的沉思。因为,社会学家们已经表达了社会学的困难性:“我们都认为自己很了解社会。但事实上,社会世界对我们来说还是个谜,而由于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更加深了其神秘性。社会是我们当下的日常现实,但我们并不会因为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能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就像我们不会因为自己必然作为有生命的身体存在就对生理学有更多的了解一样。”而《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正是在克服这种困难性当中呈现这种困难性的一本普及书。如果我们意识到漫画实际上呈现的,无非是深邃的社会日常的复杂性,那我们就了解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而人与书的相遇,也是社会学的一部分。

PS.感谢本书编辑曹原学妹赠阅!

书评

读《认知驱动》有感(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书评

2021-09-15 07:11:14

书评

观后感(猎杀档案)书评

2021-09-15 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