苳七七点评三国配角演义:这本书密集涵盖了马伯庸的三国脑洞:例如《街亭》篇对丞相挥泪斩马谡的演义,颇有权变色彩,并衔接了蜀国后期的鸽派外交政策的出现背景,逻辑较为流畅;《白帝城之夜》以小人物视角
这本书密集涵盖了马伯庸的三国脑洞:
例如《街亭》篇对丞相挥泪斩马谡的演义,颇有权变色彩,并衔接了蜀国后期的鸽派外交政策的出现背景,逻辑较为流畅;
《白帝城之夜》以小人物视角从悬疑角度层层拨弄史料,但真相略显单薄;而《官渡杀人事件》则更显作者巧思,大概蜀国的精彩常常只能归于诸葛一人,而魏国则更适宜出现小人物四两拨千斤这种故事,故事推理也注重了细节;
《宛城惊变》对接前文《官渡》,连续描摹了贾诩这一人物形象,算是捡到了三国遗珠,不过故事感官不强;
《风雨洛神赋》应该是本书最重大最瞩目的脑洞啦,——曹叡竟然是袁熙的儿子?甄妃进曹家门之前竟然4个月身孕?曹植爱上甄妃是众人的阴谋?天惹噜,固然颇有这种可能性,但是于我接受度还是有限~矮大紧在前段时间评说三国女人的时候还全部照搬了本书关于甄妃的脑洞,我也是醉了,看来《晓说》有意思只是因为我们没看过他信息源本身,比如他对《三体》的那几期节目简直是毫无意义的复述罢了。。。
如果说我对于洛神赋的接受度有限,那么《孔雀东南飞》的高幅度演绎则引起了我的些微不适,可能我更欣赏它的文学性吧~
最后的《三国新语》有些特别有意思!还有几个黄段子,骚柔之感毕现,可以围观~
总之,虽然没有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这两本故事完整且严密,但作者完美地通过自己的演义给我们带来一种历史和想象的可能性,——适宜闲暇差旅之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