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ya点评《我的二本学生》

hhya点评我的二本学生:看这本书找到很多身为“二本生”的共鸣,也给我带来很多启示和危机意识。我有着同样安静的性格,因为高考失利去了广州某偏远郊区的二本学校,又恰好学着不是那么喜欢的会计专业。

看这本书找到很多身为“二本生”的共鸣,也给我带来很多启示和危机意识。我有着同样安静的性格,因为高考失利去了广州某偏远郊区的二本学校,又恰好学着不是那么喜欢的会计专业。学校里的学生也大多数都是来自广东,绝大多数人都过的浑浑噩噩,似乎从未考虑“我究竟想要什么?”这样的问题。不过也有很多很厉害的学霸,早早的就有了自己规划。关于未来,我也是迷茫的。今年的疫情以及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变化,00后大学生变的更加分化严重,更加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稳住脚根,不甘就这样羡慕的看着高中同学朋友圈里,各种的项目竞赛又或者早早拿到大厂的实习机会。
不同于书里的是,现在的学生或许更热衷于考研(20年考研人数几乎占了大学生的50%),而且从初中高中开始身边的人就是优秀的,朋辈压力让我更加怀疑自我。更加深刻感受到90年代那股改变命运的红利正在逐渐消退殆尽,阶级确确实实地在固化,身边很多家境很好的朋友,往往他们的学习更加刻苦、更加努力也更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有远见。反观到了大学,与很多人渺小而不自知形成鲜明对比(没有攻击任何人的意思,只是深深感觉到优秀的人在不断变得更优秀)
都说一次高考并不能决定什么,但是985、211的门槛带来的限制也是难以跨越的。二本的学校不会为我带来那些学历上的便利,我也不过是“普通”大军里的一员,可是我却不甘于就这样下去,我也还在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想成为的是什么人。一边迷茫一边考证,避免自己像舍友那样整日在宿舍打游戏,只希望保持好的生活态度,脚踏实地,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下去,努力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应试的产品。
作为一个二本生,未来或许会很难,但也只有看到了自己的劣势后才能更好地找到夹缝里的光亮。(鸡汤太多了…

书评

在愉悦中反思,吃货眼里的《京都一年》

2020-11-19 3:48:39

书评

杨晨露点评《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2020-11-19 3: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