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里闪闪发光的小太阳。当那个太阳熄灭时,黑暗只属于父母。——扬•马特尔
看完《葡萄牙的高山》第二章《归途》,只能用“着迷”来形容这个故事……既有令人迷恋陶醉的纷繁缠绕的魔幻现实故事;也有让人迷惘不解纠缠在错综复杂的隐喻中的无措;既有故事的阅读快感,又有巨大可供解读的空间,留下永恒的谜题。魔幻而哲思,深沉而悲伤……
《归途》一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病理医师欧塞比奥在解剖室邂逅了举止奇怪的妻子,她谈起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圣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部分是午夜造访的奇怪的客人向医师提出了从脚开始解剖她丈夫尸体的要求,她想要知道自己丈夫是怎么活的?第三部分是解读隐喻,串联故事的一个索引。
阅读前,我们先了解几个问题(带着问题看书会更容易融会贯通):
1、 耶稣的神迹是什么?
2、 到底是谁谋杀了拿撒勒人耶稣?谁应当对此负责?
3、 欧塞比奥的妻子玛利亚喋喋不休是想说什幺?
4、 玛丽亚·卡斯特罗的丈夫拉斐尔是如何活的?
5、 那些埋藏在拉斐尔身体里琐碎的生活物件象征什么?
6、 玛丽亚·卡斯特罗丈夫拉斐尔体内的黑猩猩和小熊崽隐喻什么?
7、 病理医师欧塞比奥的妻子是死于谋杀吗?是谁杀死的?
初读《归途》第一部分时,严密的逻辑推演令我产生一种智力的快感。举止古怪的妻子谈起阿加莎·克里斯蒂与《圣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切都是为了爱,因为玛利亚知道自己爱的丈夫只读阿加莎·克里斯蒂。她担心自己无法照顾的丈夫卧病在床、情绪失落的时候怎么办?所以她滔滔不绝的向丈夫证明在阅读自己最爱的作家作品时可以获得更崇高的宗教慰藉?让丈夫接受信仰……明白了医师的妻子想表达的内容,汹涌的情绪也倾泻奔来,令我为之动容潸然泪下。注:医师的妻子临别送给丈夫一件礼物,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死亡约会》,熟悉这部作品的读者读《葡萄牙的高山》可能会有额外的收获。
妻子离开后,奇怪的客人随之而来,接下来的情节暗黑离奇,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温柔……从葡萄牙高山区图伊泽洛村跋涉而来的老妇玛丽亚·多雷斯·帕索斯·卡斯特罗,想要知道自己亡夫是怎么活的。这位夫人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她就是第一章《无家可归》最后为托马斯打开教堂大门的玛丽亚·卡斯特罗,她的丈夫是教堂的看门人拉斐尔。在探究拉斐尔是怎么活的过程中?魔幻演绎到了极致,病理医师欧塞比奥通过对拉斐尔的解剖,发现他肚子里藏匿无数物品,最后在胸腔里发现了抱着小熊崽的黑猩猩。在这一过程中,老妇人口中讲述跟拉斐尔的情史以及儿子身亡的意外和那以后枯败的生活……越往后读,越发现新的细节与前文的巧妙呼应,彷佛完美咬合的精密齿轮,乱如麻的思绪也逐渐理清,然后渐入佳境。其实结合第一章的内容,这一家人灾难的源头是托马斯,托马斯在寻找十字架苦像时撞死的金发碧眼小男孩,正是玛利亚·卡斯特罗与拉斐尔的唯一的儿子。对独子的思念,泣血剖心,归途漫漫,于是拉斐尔也开始倒着行走,倒着走向世界。痛苦让他的脸麻木,让他的嘴紧闭。儿子死了,土地都变得贫瘠。悲伤是一种病,在他们身上留下千疮百孔,它用高烧折磨他们,用重拳击垮他们,像蛆一样咬噬他们……他们没有了生活。解剖的过程也是过往生活的影像缩影,诸多生活琐碎的物事代表着原来美好生活的逝去,黑猩猩是他们信仰的肉体化身,熊崽子则是拉斐尔的思念化身。玛利亚·卡斯特罗的悲伤在解剖刀下渐渐显形、消解,最终,选择了带着信仰跟丈夫儿子同归一处,既借解剖刀回归丈夫孕育爱的躯体。目睹这荒诞的一切的医师欧塞比奥此时迎来了自己的理性觉醒。医师妻子坠桥死亡事件我用推理小说的逻辑来丈量一切!
《归途》读完了,我又回头读了一遍,读完了,我又回头读了一遍……。就这样我连续读了四遍之多,太多的线索被轻轻拿起,又轻轻放下,直到故事结束才现出端倪。
每次阅读都椎心泣血,孰知所诉……
椎心泣血,熟知所诉
苏撒点评葡萄牙的高山: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里闪闪发光的小太阳。当那个太阳熄灭时,黑暗只属于父母。——扬•马特尔看完《葡萄牙的高山》第二章《归途》,只能用“着迷”来形容这个故事……既有令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