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和我分享读《红龙》的感受,无聊,杀人手法简单也没有美感,悬念设置也并不有趣,最爱的拔叔戏份少得可怜。
听完我捧腹大笑,但也不得不正视,究竟是什么让人觉得这部名着变得枯燥?
首先,很多人在看过美剧、电影之后再来看这部红龙的小说版对它来说是非常不公的,毕竟一个悬疑类小说,在已知剧情走向的情况下,再看肯定会觉得无趣。但平心而论,即使是没有看过美剧先看的原着《红龙》,这剧情也很难说是相当引人入胜,无论是破案的过程还是多拉德的杀人手法,似乎都不是那么精妙,甚至比起东野圭吾的几个代表作都有点差距。某种程度上来说,红龙的人物塑造似乎才是重点,加上许多心理学分析,因此将红龙简单地归为破案悬疑类小说似乎有失偏颇。
其次,小说塑造人物塑造的很好,这毋庸置疑,小茶杯的艰难抉择、多拉德的悲惨往事与双重人格、汉尼拔的危险与神秘气息,这些都是跃然纸上,营造出了悬疑类小说中的经典形象。但在美剧当中则是着重塑造汉尼拔的形象,甚至连双男主中的另一位“小茶杯”都快要沦为陪衬,对于如今都是因为汉尼拔才入坑这个系列的观众来说,原着中汉尼拔戏份少得可怜,又怎么可能带来很好的观感呢?
最后,美剧的编剧是一整个团队,基于他们对观众的偏好进行剧本设置,可以说美剧的剧本编写属于“商品”的产出,而小说的创作是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两码事。在如此巨大的不同下,哪个有趣哪个晦涩自然是一目了然。
但值得一提的是,《红龙》小说的创作都已经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而该系列最新一本(第四本)的《汉尼拔崛起》是十几年前写就,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不仅观众的审美眼光与偏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提高,就连哈里斯自己对于书中人物的喜好与剧情设计技巧都有了巨大的蜕变,再加上好莱坞与美剧编剧产业的蓬勃发展,如果感觉不到原着《红龙》在剧情上的单薄才是咄咄怪事,但在那么久远的时代前哈里斯就已经塑造出这么多有魅力的形象、曲折的剧情,拿今天的眼光看都不会觉得过时,不正恰好说明该系列作品蓬勃的生命力吗?
基于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原着红龙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确实不如美剧有吸引力,这是事实,但这并不妨碍“沉默的羔羊”系列小说成为书迷、影迷心目中的经典。
温浩点评《红龙》
温浩点评红龙:前段时间朋友和我分享读《红龙》的感受,无聊,杀人手法简单也没有美感,悬念设置也并不有趣,最爱的拔叔戏份少得可怜。听完我捧腹大笑,但也不得不正视,究竟是什么让人觉得这部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