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读《毛泽东传》有感而发

快活人点评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255.读《毛泽东传》有感而发最近看完了连续剧《毛泽东传》,感觉未能尽兴,于是又翻开本书来续。就贯穿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来看,毛泽东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伟人。很全面,他的作战理

255.读《毛泽东传》有感而发
最近看完了连续剧《毛泽东传》,感觉未能尽兴,于是又翻开本书来续。
就贯穿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来看,毛泽东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伟人。很全面,他的作战理念、组织能力、文学成就、战略高度……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他总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因为有他,中国少走了很多的弯路,这个弯路,可能是会经历蒋介石的军阀统治,有可能是经历被划分为南北两国的割据政权……
本书前段主要讲了毛泽东少年时代和他不平凡的求知过程,特别是对他的“为何求知”写得很真实和生动。当毛泽东一身新衣准备去新式学堂求学时,他的一位王姓邻居嘲笑他去“洋学堂”求学是个愚蠢的行为时,毛泽东冲他喊道:“你简直是个老古董,你过时了!”。此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前夜,当时的毛泽东就已表现出了对封建主义的痛恶,对旧习俗的反抗。他没有因为邻居的嘲笑就放弃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在求学时候也没有因为自己年龄过大,没学过算术和地理,字也不好,而退缩并放弃自己的理想。
从小毛泽东就表现出他是一位对理想执着的人,并且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把这种执着表现在了对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在求学的过程中,毛泽东一直都很有主见,独立而勇敢的坚持自己的道路。没有因为父亲的不认同,同学的嘲笑,环境的恶劣而退缩,他总是在一番认真思考后做出正确的决定。他是一个多么有主见、有魄力的人!
我想但凡一个有成就的人,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有着自己的目标,而我,在这方面还欠缺一些,如果要有所成就,还是要思考后再认真做决定,而不是随大流。
在他求知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毛泽东早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就是杨昌济。毛泽东从他的榜样和道德训诫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杨昌济虽然被称为“老夫子”,他的生活方式虽然是传统的,但他的思想却是激进的。杨昌济认为“慎思、勇于往事、心之力能使世界改容。这是着眼于整个社会进步的个人主义”我想没有人能比杨昌济对毛泽东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从他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杨昌济告诫他学习应多方涉猎,广泛吸收,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同时毛泽东组织青年进步团体也与他的这位老师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教导学生学习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关心民族振兴的责任感,这种教育观是建立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上的,为毛泽东以后以为国为民为己任开启了启蒙思想。
再回到现实中,谈谈现在社会,我们往往夸大自己的努力,觉得自己是很重要的,自我且自私,而漠视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当今的社会节奏快,效率至上,这也往往导致我们只关心结果,对于过程中帮助自己,或者对自己有影响的人一般都很忽视。其实,不管我们成就如何,光靠自己是不够的,良师益友的作用是深刻的,我们对他人应有感恩的心。
1. 年轻时多学习多积累
20世纪初期,国家处于危难时刻,国民生活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出生于那个时代的人,甚少有书可读,有学可上,能读书不容易。
他读书,他写作,他的古文和新式文章都写得很好,文笔流畅,为学生们所传颂。
他仔细倾听别人,在倾听对方说完之后,他有条有理给对谈者分析,提出要点,做出结论。
无论是主持还是一般发言——最突出的是他从不做冗长、离题而混乱的讲话。
通过学习和锻炼,他的身体淋浴在流光晚照之中,他的心却驰骋在人生的战场上。
他不遗余力的学习和研究,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博学者。
2. 艰苦中历练,战争中学习
人必须每天做一件艰苦的事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冷水不仅磨练意志,还能增强体质。
毛的生活哲学:越是被人视为粗俗的乡巴佬,遭人鄙视,他越是坚定了通过艰苦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强行对社会提出自己的要求的决心。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毛泽东是这样做的:
第一,费心尽力非常仔细地计划他所要干的一切事情,他是一个伟大的阴谋家,一个伟大的组织家。
第二,他能够非常精确地估计他的对手的力量。
第三,他能征服他的听众,使他们着迷。他具有一种说服别人的可怕力量,很少有人能不被他的话语所打动,后来他征服了整个中国,当上最高领导人。
毛的哲学着作是通过他在陕西的读书和推理,又经过在红军学院的演讲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感,有些读者可能会持有一些保留的看法也是正常的。
3. 那首气魄雄伟的诗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主,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杰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通过看剧和读书深入了解毛泽东之后,我觉得毛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他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他始终能够把书本和现实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他能做高深的学问又能把高深的学问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太了不起了。
中国从来不缺大学问家,缺的是把学问灵活运用的人而毛正是这样的人。
毛从来不迷信书本和理论,他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了解农民,他亲自去调查农民,用农民能听懂的话去访问农民。农民亲近毛信任毛是有理由的。因为毛通过调查他是真懂农民懂得农民的心理和需求。
纵观毛的一生,他从来没有丢开过书本,他始终在学习在总结,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所以他能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现在看来,这些胜利是容易的其实不然,每一个胜利都不容易。没有强大的学习力,这些胜利是不可能取得的。
毛一生坦诚,从不搞阴谋。一个这么大的党那么多党员,说实话,党内的斗争也是很激烈的。我在想,为什么毛总是会胜利呢?我看除了他有强大的学习力外还因为他还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以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毛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去取了。当然,毛是人是伟人不是神。如果把毛当神,怕是什么也学不到。我觉得吧,学习靠自觉,压迫的学习都是假学习,是不会有丝毫效果的。毛当年在湖南图书馆读书就是自学的。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学会学习。
最后回到特里尔的《毛泽东传》​,首先我要表达我对特里尔的敬意,一个外国人也肯下功夫来研究毛泽东。
其次,我觉得特里尔是花了功夫来写这本书的,其中他把毛所作的诗词适当的穿插在书中,这一点我欣赏,让我能更好的理解毛的诗词。
就此书而论“毛泽东有着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 感悟最深的是毛泽东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使中国更快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他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可是他,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不曾因为某些外部力量而改变自己的立场,放弃自己的信念。
读罢《毛泽东传》,我深刻感觉到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毛泽东对新知识,新思想,新生活的渴望,使得他一直顽强抗争,也在以后救国救民过程中从未屈服,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梦想不能没有,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没有梦想是迷惘的,有了梦想却不坚持是软弱的,有追求的人都应该不满足于现状,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为这些理想努力工作,为了这些目标进行的努力是激动人心的。我们年轻人更不能因为困难而屈服。
每一部传记的结语,都值得自己反复品读,我认为那是作品的精华。句号,并不意味着结束。
一个人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影响和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也不仅仅在于他改变了多少国家的主权,而在于能在昨天,看到后天或大后天,来改变今天;并且因为有了他,今天不再是循规蹈矩的今天,而是明天、后天、大后天、直至未来。
一代伟人,值得崇敬,值得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后的沉淀。

书评

256,读《毛泽东传》得到的几点感悟

2020-11-23 13:20:42

书评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名着珍藏版,罗斯•特里尔

2020-11-23 13: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