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本翁达杰的​作品

佛手点评战时灯火:这又是一本翁达杰的​作品。《战时灯火》是一本关于暴力与爱、阴谋与欲望的动人小说,关注了战争留给人们难以愈合的创伤。他写了“战争是不会结束的,它们从来不会停留在过去”

这又是一本翁达杰的​作品。《战时灯火》是一本关于暴力与爱、阴谋与欲望的动人小说,关注了战争留给人们难以愈合的创伤。他写了“战争是不会结束的,它们从来不会停留在过去”这一深刻的主题。
  本书​以一个男孩,纳撒尼尔的视角来写,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是纳撒尼尔的童年回忆,第二卷是纳撒尼尔对母亲秘密身份的探究。
  本书一开篇就说了​1945年的伦敦,还处在“伦敦大轰炸”的创伤中。父亲作为政府人员,被派往亚洲工作,母亲要陪同,因此姐弟俩被交代给了沃尔特照顾。一开始,姐弟俩并不怎么接受这个陌生人,还管他叫作“蛾子”,在与“蛾子”的相处中,他们结识了镖手诺曼,女人文学家劳伦斯,大学生阿瑟。在姐弟俩发现了母亲没有带走的箱子后,两人开始对母亲产生了怀疑。
  这本书的前半本写了一个叛逆少年的​冒险生活,他与镖手一起,每日游离与城市的灰色地带,靠着法律的漏洞来赚一些不合法的钱。在这时,镖手就是纳撒尼尔的领路人,他教会了纳撒尼尔怎样在这样一个战后的城市生存。纳撒尼尔还收获了他懵懂的爱情,女侍者艾格尼斯。与镖手和艾格尼斯的生活都让纳撒尼尔充满了刺激感和快乐。
   第二卷写了纳撒尼尔成年后,对母亲真实身份和过去生活的探索。​在这时,由于母亲身份的特殊,“蛾子”为了保护姐弟俩而死,因为此事,纳撒尼尔也脱离了童年熟悉的环境,开始了新的生活。“真相是,我把那难忘的一桌陌生人都给弄丢了,他们对蕾切尔和我所造成的改变比我们失踪的父母都要大。”
    书中明确写了姐姐蕾切尔对母亲导致“蛾子”​死亡这一事件的耿耿于怀,“‘我恨我母亲。’她后来一直都把话说得这么狠。在我曾经的想象中,母亲的回归会让我们重新投入她的怀抱。可姐姐受到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在巴克剧院的大厅里看到蛾子的尸体时,姐姐转过头去就对着母亲尖叫起来,而且一声接一声,似乎永远也不会有完的时候。我们那原先就已经破裂的家庭再次破裂了。从那时起,姐姐就觉得反而是跟陌生人在一起更安全。毕竟,是陌生人救了她的命。”其实纳撒尼尔才是那个真正耿耿于怀的人。甚至于在母亲死后,还在一直追查母亲的身份和工作。纳撒尼亚发现母亲谎言那天他坐在黑暗屋子里盯住的小小烛火,看似微弱,但却一直在记忆里燃烧着,而且一靠近就会被灼伤。
  在这本书里,始终贯穿一个很精准的表述,‘生活就是困厄’。这句话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困厄,就是生活中那些沉重的东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困厄,面对困厄,有些人会逃避或忽略,但问题仍然会郁结于心,耿耿于怀。有的人则会全盘接受并去挑战然后释怀,而如何在已有心结的情况下,和过去的‘耿耿于怀’和解,从而彻底释怀,也许这本书能给你一个答案。无论是痛苦还是欢愉、焦灼还是温暖,回忆都真切存在。与其痛苦地自我拉扯,不如自我和解放过自己。
  本书通过镜像、片段拼凑、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心里却以平淡语气讲述并随着纳撒尼尔的成长过程的铺叙来重新看1945年之后的英国。这虽然是翁达杰的一本虚构小说,但在其虚构的框架内用到了某些有史可据的事实和地点。其实这样的故事无时不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真实、残酷、血腥、伤害,这是许多人童年的记忆,可否修复这段创伤?
  我们不会忘却在战争中无数被摧残了的那些幼小心灵,如何、何时治愈?何时还他们“一颗完整的心,完整的家,完整的爱和完整的人生” ?犹如纳撒尼尔用带围墙的房子来寻找安全感,这个有围墙的房子就是他值得依靠、值得信赖的心灵避风港。

书评

一部悲伤的小说,读完有些压抑和伤感

2020-11-23 4:05:21

书评

《战时灯火》是诗歌与小说全才

2020-11-23 4: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