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看完这本的时候我就决定,等看完了我一定要列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清单,而且都要尽可能列得很长——是的,我不是在谈论《清单革命》,而是书名看起来像在发牢骚的《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决定要像本书的作者则阿澜·卢一样列各种各样的清单,比如作者这样的:
1、我拥有什么
2、我没有什么
3、我想要买给自己的小玩意应具备的特质(根据列出来的条件作者清楚地发现自己想要一个红色塑料球,事实证明这样塑料球果真很棒)
4、从小到大让我激动的东西
5、我敬仰的人
6、我很有研究的东西
7、我见过的动物(和邻居小孩波乐比赛,因为波乐很小,为保证比赛公正,可以加入波乐爸爸见过的)
8、如果我是画家我会想画的东西
10、再一次给自己买玩具应具备的特质(选择了打地鼠机,一个像镇定剂和安慰剂一样的神仙玩具)
11、我认为永远不应该在广告里做成动画的东西
12、我在乎的事情
13、来美国玩感觉又大又高又长的东西
14、来美国玩感觉小的东西
15、美国第一天见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16、美国某一天见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3
17、引起我感情共鸣的品牌
18、和哥哥比赛瞬时记忆能记起来的物件
作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估计自己初步想列的清单有:
我喜欢的东西
我讨厌的东西
我拥有的东西
没有了其实更好的东西
越少越好的东西
让我开心的东西
有生之年还想做的事情
我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的树名和花名和星座名
假设我会养一百只流浪狗和流浪猫的名字
我不懂然而想要懂的东西
我觉得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台风的名字
如果我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我会做什么事情
如果当超人我觉得好看的披风颜色
我最喜欢的一百本书
我想要种的花
我想要闻的树皮的种类
我喜欢的字体
想要速写的建筑物
想要学会吉他弹唱的歌
想要学得很像的动物的声音
我觉得可以用来形容暴雨的词,等等
然后啊,我就会觉得遥不可及的明天和面目模糊的自己,都清晰了一点点,有了存在感一点点。
在这本书的后序,译者宁蒙忍不住为大家剧透,尽情不开心没关系,过了三十岁,你们连心情不好的时间都没有——天啦撸,过了三十岁之后的人生如此可怕吗?这样算来我还有少两天满一年的时间在自己的“不开心”中慢慢摸索。一如萨特的说法,存在本身已是人无法把握的。如果还不能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感觉,你想相信什么?
让人感到有点落入俗套又充满希望的是,到了这本书结束的时候,作者的生活已经产生变化。
他开心了一点,有了自己喜欢的女生,有能成为立身之本的事情,还相信爱。他不再如开头时所说:一切对我而言毫无意义。
这个跨越的过程,我觉得促进变化的,值得人钦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能适度跨过自己的舒适区域,去接触一些陌生的事物。
就像是打地鼠(安慰冷静自己)之后,他鼓起勇气开始打生活的怪物。
比如和邻居小孩波乐玩,鼓起勇气打给丽莎的电话,答应哥哥邀约的美国之旅。他带着自己的问题,试图了解外界,从而反过来了解和发展了自己的边界。
只要还活着,有的是变好的机会。
文后保罗·戴维斯拒绝回复答案的回信是非常有趣的点睛之笔和暗示,似乎是在说明,一切都好起来,但不是一切永远都会好,天空会有太阳,但也有飘来乌云。
不过我相信,下一次飘来乌云时,阿澜·卢就不会那么害怕和不开心了。嬉笑怒骂,阴晴圆缺,即是生活本身。
我是个年轻人,看完这本书的今天,我的心情还好。[奸笑]
打完地鼠打怪物
未晚点评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在没看完这本的时候我就决定,等看完了我一定要列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清单,而且都要尽可能列得很长——是的,我不是在谈论《清单革命》,而是书名看起来像在发牢骚的《我是个年轻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