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是《等待》,作者眼中的等待是什么意思?有些读者很容易往政治上靠,也就是说那个年代特殊的政治制度、社会体系要求人们压抑自己的个性和利益,压抑自己的感情,不得不等待所有似乎理所应当的事情,因此认为该书是对那个时代的鞭挞(至少是否定吧)。也有些作者纯粹从男女感情方面来看,他们认为悲剧的产生多在于不够勇敢地冲破藩篱与禁忌,等待导致了好的青春和年华的逝去,等待导致物是人非、真情不在,甚至有的读者认为淑玉工于心计,是真正的有大智慧的女子,她用她的“等待”终于赢得了背弃了自己丈夫的回心转意,甚至是赢得了对于自己从来没有过的眷恋,是最终的胜利者。
我觉得这本书既不是写政治(政治环境顶多是这本小说的一个布景,是为小说服务的),更不是写男女感情。我认为这本书描写了一种对于传统人世生活的无奈,每个人都会多少不甘于现状,不甘于已有的东西,尤其是很多人都会想得到与自己“相配”的东西,而这样的执念一旦与孔林“永远是选最容易的道路”的性格碰撞,那么悲剧不可避免。曼娜的青春激情(尤其是与淑玉的老气传统相对比)唤起了他沉在心底的对“爱情“(其实书中的男主并不清楚的知道什么是爱情,至少他知道自己没有真正为哪个女人倾情付出所有的感受)的渴望,但他没有勇气做出决断,选择的道路是想当然的损失最小化——不伤淑玉和女儿、也不让曼娜背负插足者的骂名,结果曼娜的处女之身被他人夺取,此事又被公众宣扬(这成为了他们两个后来生活悲剧的转折点,除了十几年的等待把所有的温馨与细腻磨掉之外,孔林对于曼娜失去处女之身以及曼娜本身受到失身的巨大心理冲击而导致性情的变化,应该是他们以后感情不能顺其自然的重要原因),成了孔林性格最大的受害者,而淑玉呢,一直保有妻子名分而不得其实,十几年不仅身体不能亲近丈夫,感情交流一直都受到冷落与压制,不得不说非常悲剧。而这样的等待差点让曼娜相亲给孔林的丧妻表弟和年老的军区离异领导(本身这两个相亲情节的描写就有十足的荒诞感,尤其是军区领导因为曼娜的字写得不好而拒绝真是绝妙的情景设计啊!),读者心理都在悬着,如果一旦成了会怎样,是不是又是一场等待一场悲剧,而最终都没有,等来的是一场强奸,和对强奸的集体接受(曼娜怕对方不承认、孔林怕败坏名声、海燕劝她不要申诉),结果还是尽人皆知,作者缓缓的笔触底下却是汹涌澎湃的情感暗流,以及对于生活无奈的沉重叹息。
此外,作者穿插与故事情节之间的景物、天气描写非常契合故事的氛围,没有为了有而有和强行插入之感,看得出作者对作品的认真与细致。
书名是《等待》,作者眼中的等待是什么意思
Scorsese点评等待:书名是《等待》,作者眼中的等待是什么意思?有些读者很容易往政治上靠,也就是说那个年代特殊的政治制度、社会体系要求人们压抑自己的个性和利益,压抑自己的感情,不得不等待所有似